總網頁瀏覽量

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

為何要皈依三寶?  釋果燈 / 文



所謂皈依,是歸向佛、法、僧三寶、藉三寶功德力的攝護,止息生死苦輪,遠離一切怖畏,解脫一切憂悲苦惱。

一般凡夫都靠金銀財寶保障物質生活,依世俗財利安身立命。然這種皈依世間名利的方法,並不究竟,不能真正解脫眾苦,只有皈依佛教三寶,依緣起三法印,八支聖道,才得徹底解決生命問題,趣向大無礙、大自在。

凡夫在生死不已的輪迴中推移,流轉升沉於苦海中,亟需三寶為舟航,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。但凡夫無知,不知真正的皈依,有的知道求皈依,卻誤信邪師外道,甚或迷戀世間的財寶、權位、眷屬、生命等,殊不知財寶逢到大水大火,遇到盜賊惡王,或不肖兒女,財富隨即轉眼成空;而權位再高終久會失落的。再者,有生必有死,眷屬、生命亦皆不足恃。因此,這一切都不是生命的究竟皈依處,只有依靠佛法僧三寶,才能得到生命的昇華和安穩。

佛教的皈依,是依於深切的信心,確信三寶確為真正的皈依處,能依之而得種種功德,立願做一名佛弟子,信受奉行,懇求三寶的威德加持攝受,將一己的身心歸屬於三寶,從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。所以,佛教徒的第一具備的條件就是皈依三寶。

佛陀於涅槃前教誡弟子:「自依止、法依止、莫異依止」。這明示除了三寶外力的加持,弟子們更應依仗自力,依正法修學,依自己的佛性,開發自己的生命價值,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義和最終目的。

三寶如冥冥黑夜中的燈燭,如滔滔苦海裡的舟航,如燄燄火宅中的甘霖,千生難遇,萬劫難逢,所以,皈依三寶所得的功德之大,可以說在人生中所得利益總加起來,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之一。簡言之,皈依三寶的利益,不但罪滅河沙,福增無量,如靈丹妙藥,療除百病,獲世間的尊敬,護法龍天一切善神皆來保護。

《舊雜譬喻》裡記載一則因皈依而超生的故事:從前佛陀至忉利天為母說法的時候,有一天人壽命垂盡,預知壽終之後,當下生拘夷那竭國,於母豬腹中作子。當時天人愁憂無計可施,所幸有另一天人告訴他求救於佛陀。天人聽後,即刻往佛所稽禮。佛告天人:「欲脫豬身,應當皈依三寶。」如是三日,天人依佛陀的指教,朝暮皈依。七日後天人壽命已盡,由於皈依的因緣,如願轉生維耶離國作長者子。
 
皈依的功德其大無比,佛弟子皈依後,應藉三寶的威德加持,淨化身心,堅定信仰,感召善因好緣,把過去的貪心化為喜捨,瞋恨轉為慈悲,懶惰懈怠變為勇猛精進,消極悲觀化為積極樂觀,並進求受在家五戒、八關齋戒等,以提昇自己的信仰層次,重新認識自我寶貴的清淨本性,找回生命的價值,植下趣向菩提的因緣,才不負佛恩,不負今世人身。


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

印順導師《唯識學探源》簡介 / 釋果燈



印順導師的大作《唯識學探源》,是探討有關後期大乘唯識學派的思想起源。其大綱分:上編「原始佛教的唯識思想」、下編「部派佛教的唯識思想」。可見大乘唯識思想其實為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所蘊釀而成,要了解大乘唯識思想的興起,必須對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唯識傾向有一認知,才能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,完整而深刻的了解唯識思想特質。

上編「原始佛教的唯識思想」,又分:第一章「原始佛教思想概說」、第二章「原始佛教所含蓄的唯識思想」。第一章「原始佛教思想概說」主要介紹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:緣起。對於緣起的理則、內容和12緣起的支數,都有很詳細和獨到的分析,對於佛法的基本教義掌握,幫助很大。

第二章「原始佛教所含蓄的唯識思想」,討論到廣義唯識思想的幾個觀念,內容涵蓋大小乘,不僅是後期的大乘唯識學,其他大小經論也有類似的教說,對於何謂唯識,具有比較性的澄清和較寬廣扼要的認識。再次則介紹到原始佛教傾向心的特質,其及對後代唯識思想的有力啟發,是很具根源性的探索。

下編「部派佛教的唯識思想」,又分:第一章「部派佛教概說」、第二章「本識論探源」、第三章「種習論探源」、第四章「無境論探源」。

第一章「部派佛教概說」,主要介紹:1. 部派分裂的概況2. 部派思想的分化與趨勢。從中可了解到部派思想呈現一致的傾向:都是以現實的存在作思想的出發點;從間斷的推論到相續的,從顯現的到潛在的,從粗顯的到微細的,從差別的到統一的,或者從無常的到常住的,從無我的到有我的。他們都是在相續的、潛在的、微細的、統一的、或常住的、有我的理論上,建立前後不即不離,不斷不常而不違反諸行無常的理論。他們提的意見,都與唯識學的本識、種子有關。

第二章「本識論探源」,討論的主題有:犢子系、說一切有系、分別說系、大眾系等的本識思想。所謂本識,是探討到六識之外的潛意識,也就是表意識的根源和生命的原質。這裡,部派佛教發展出微細的第七識,這個突破,成為後來大乘唯識學阿賴耶識的源頭和重要依據。

第三章「種習論探源」,討論的項目有:微細潛在的煩惱、業力的存在、有漏種子、無漏種子等。種子和習,是大乘唯識學派的重要理論,這課題早在部派佛教就已進行細膩的理論建構,各部派對於潛在微細的業,應如何明確肯定其存在和作用,各有不同的學說和依據,而這都成為後代大乘唯識學派種子說的內容。
  
第四章「無境論探源」,綜合上述潛細的本識和業種子,形成大乘唯識學的阿賴耶種子識的學說依據。業種子依本識而保存,業種屬性為心,當業種現行為所緣境界時,所緣境即是能緣的心,唯識無境的理論於是成立,只是凡夫不知,以所緣境為心外之客觀實在。


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

從自力和他力談念佛法門

 釋果燈 / 文

《大智度論》裡有一則船人遇難,念佛獲救的故事:

昔有五百估客,入海採寶;值摩伽羅魚王開口,海水入中,船去駃疾。船師問樓上人:「汝見何等?」答言:「見三日出,白山羅列,水流奔趣,如入大坑。」船師言:「是摩伽羅魚王開口,一是實日,兩日是魚眼,白山是魚齒,水流奔趣是入其口。我曹了矣!各各求諸天神以自救濟!」是時諸人各各求其所事,都無所益。中有五戒優婆塞語眾人言:「吾等當共稱南無佛,佛為無上,能救苦厄!」眾人一心同聲稱南無佛。是魚先世是佛破戒弟子,得宿命智,聞稱佛聲心自悔悟,即便合口,船人得脫。(《大智度論》卷7,大正25109a

同樣地,初期大乘的《大悲經》也有一則類似的故事:

過去有大商主,將諸商人入於大海。到彼海已,其船卒為摩竭大魚欲來吞噬。……商主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住於船上,一心念佛,合掌禮拜,高聲唱言:南無諸佛!得大無畏者,大慈悲者,憐憫一切眾生者!如是三稱。時諸商人,亦復同時合掌禮拜,……如是三稱。爾時,彼摩竭魚聞佛名號,禮拜音聲,生大愛敬(心),得不殺心,時摩竭魚聞即閉口。阿難!爾時商主及諸商人,皆悉安隱,得免魚難。(《大悲經》卷3,大正12957b~c

這兩則故事都跟念佛有關,但精神頗為不同,《大智度論》的這則故事較有自力救濟的特色,而《大悲經》的故事,就比較強調佛力(他力)的救濟。

就《大智度論》的故事,摩伽羅魚王如果不是過去世曾為佛弟子,即使聽了商人念佛,也不會放過這五百商人,可見念佛不見得在任情境下都有效;反之,這宜是五百商人自力救濟,才得免去災難。

反觀《大悲經》的故事,可能是《大智度論》故事的改良版,把佛力加持視為商人獲救的緣因,那麼,佛力無遠弗屆,只要一念南無佛,不管是什麼迫害者,都能立即回心轉意,任何困境都可免去災難,這是「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作渡人舟」的他力救濟精神。

自力救濟和他力救濟,都是佛教的法門,依信仰者的不同性向,開示相應的法門。只是,這自力和他力的法門,其實有著互補的關係,而不宜一味忽略其他法門所啟發的深意。

依因緣法,自力和他力,相反相成,無法單獨成立。是以,沒有絕對的自力,也沒有絕對的他力,只有在自力他力的因緣和合當中,才能眾緣成就。

在初期大乘標榜菩薩道「自力不由他力」的時代精神中,其實他力的思想,也普遍地流行著。自力和他力,沒有不兩立的問題,只有學人需要什麼法門才相應的問題,以及學人能否看清自力和他力在修道上的因待性關係的問題。

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

怎樣的歷練,才能心堅如石  釋果燈/文


一般修行警語,有所謂「發心容易持久難」之說,佛陀為了幫助弟子們反省,特別舉出大弟子舍利弗過去世善用生死大事以磨練智慧的事蹟,如龍樹《大智度論》卷2說:

從前,有一位國王被毒蛇所咬,國王中毒很深,快死之前命令御醫一定要想盡辦法治好身上的蛇毒。

當時,許多御醫都紛紛打算使出咒術,點燃堆疊的木柴,招引咬國王的毒蛇,命令毒蛇吮吸國王身上的毒液,不然就逼毒蛇入火堆,活活燒死。

有一回,毒蛇不小心被咒術所招引,面臨吮吸國王身上的毒液和被丟入火堆燒死的兩難。此時,毒蛇心想:「我既已吐出毒液,怎可再吸回自身?這鐵定會劇痛而死!」想清楚之後,心神一定,立時毫不猶豫,蹤身跳入火海。

當時的毒蛇,就是舍利弗的前世。世世心堅,不可動搖。

後記:堂堂大弟子舍利弗,被佛指出過去世曾為毒蛇,一點也不損其高尚的情操,堅定的意志,打破六道的階級觀念。這對於後世學佛人恐懼沈淪三惡道,不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各種逆因緣,很有醍醐灌頂的妙用。



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

大智無私,大悲無畏──《大智度論》的本色 / 釋果燈


一、《大智度論》的性質及作者
《大智度論》是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(《大品般若經》)的註釋,善巧地闡揚「絕諸戲論的般若道」,也兼顧「嚴土熟生的方便道」。本論相傳為龍樹菩薩(約西元150年至250年)所造。
龍樹是南印度人,當時是初期大乘佛教興起、聲聞乘分裂對立的時代。際此異說紛紜的時代,龍樹早年於西北印度的說一切有部出家,先讀聲聞三藏,後來接觸大乘經,融貫大小乘佛教學說的特長,兼具「經師通俗弘化、因機設教」與「論師立論嚴謹、條理分明」的特性,弘化於南北印度各地。
二、《大智度論》所面臨的時代課題
龍樹所處時代,初期大乘佛教已流行二百多年(西元前50年~西元200年),傳出數量不少的大乘經,內容又各有所重,在下化眾生,上求佛道,修菩薩行的大原則下,初期大乘經的行解,不免有點龐雜。另一方面,部派佛教各出異義,紛紜不一,其與大乘佛法間的正統地位爭議也方興未艾。面對這紛擾不定的時代,實有分別、抉擇、貫通,確立大乘正義的必要。龍樹就是適應這一時代的要求,應運成為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第一位大乘論師。(參印順法師著《印度佛教思想史》,頁119-120
三、龍樹菩薩的論著
作為一位大乘的菩薩行者,龍樹不僅有著傳統聲聞佛法嚴謹治學,對正見系統而深刻的抉擇,更有著大乘菩薩慈悲廣度一切的德行。其抉擇佛法深義的代表著作,最膾炙人口的就是《根本中論頌》,此論一出,大有森林之王獅子登高一吼,萬方臣服之勢,大小乘各宗無不為之吸引或折服,大乘佛教因之而奠定不敗之基業。
其次,代表菩薩廣大行的著作,首屈一指的就是《大智度論》,本論被譽為「佛教百科全書」,除廣釋《般若波羅蜜經》之外,還引用大量的大小乘經、律、論、當時大乘學者之主張、外道典籍等,在文獻的梳理和保存上、修行方法的指引上,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。
四、《大智度論》的立場
扼要言之,龍樹的立場,就是緣起中道。從中道的立場,一切都是相對的、因待的關係存在,沒有絕對的、不可改變的存在。大小乘各家之說,各有其偏重,嚴重的甚至偏執己見而無法離戲論,以為對方乖錯。從超越的中道智慧觀察,大小乘各家的種種主張,都有其相對真實性,既不需完全否定之,更可以因之互相折衷,修正參考,進而獲得更多的啟發。
依此中道精神,龍樹立四種悉檀(宗旨),以貫攝大小乘一切佛法。四悉檀是:1. 「世界悉檀」:適應俗情,方便誘導向佛的;2. 「對治悉檀」:針對偏蔽過失而說的;3. 「各各為人悉檀」:啟發人心向上向善的;4. 「第一義悉檀」:顯示究竟真實的。以此四悉檀通攝當時的一切佛教主張,認為各宗派主張雖有不同,如從應機說法來說,各有其相對的修行指導價值,也就一切是如實說。(參印順法師著《印度佛教思想史》頁126
五、《大智度論》的綱要
《大智度論》的綱要主要有以下四點:
(一)勸發菩提心,修學六度
(二)比較大小乘修行方法之異同
(三)比較大小乘聖者修行階位
(四)解釋一般人對《大品般若經》之種種疑難
例如以下諸疑難:
1、菩薩初發心是否即勝過漏盡阿羅漢?
2、云何有眾生僅聞佛名而便得道?
3、菩薩能實滿一切眾生願否?
(參厚觀法師〈大智度論簡介〉,2006年佛法度假營)
六、《大智度論》的救濟精神
談到佛菩薩的偉大慈悲精神,大乘經典對菩薩行的介紹,可謂驚天地、泣鬼神,令人動容。這樣的菩薩風格,實際源於更早的佛陀本生經,有著根源性的傳統。
與此同時,不管是大小乘經典,對於佛菩薩慈悲利他行的介紹,似乎有越來越神化、不可思議的傾向。例如《大智度論》卷34說:
復次,佛身無量阿僧祇,種種不同。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;有佛放無量光明,眾生遇之而得道者;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;有佛但現色身而得道者;有佛遍身毛孔,出眾妙香,眾生聞之而得道者;有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;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;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聲,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;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。為是佛故說言:我作佛時,其聞名者,皆令得度。
「我作佛時,其聞名者,皆令得度」,如此神力偉大的佛陀,對於離佛世遙遠的後代弟子們,的確令人感動,雀躍之餘,不禁對佛陀油然生起無限的崇敬,從而對佛法信心大增。
然則,佛陀如太陽放無量光明,不論任何眾生,善或不善,都可平等得度、帶來希望的光明。不過,受佛德澤被的廣大有情,為何仍有造作五逆重罪而下地獄的?例如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之流。
針此問題,《大智度論》認為:大乘經裡的無所不能、無能不知、無所不在的偉大佛陀觀,是從勝義法性上說的;在世俗的世間因果,則必須尊重各別有情的因緣果報,綜合內外、自他的種種因緣,才能確認善惡果報,不是把一切的問題都丟給佛陀。這就好像太陽儘管普照一切,但也要個人願意走到戶外,敞開心胸,信受光明,才可得度。
這並非人間佛陀的缺陷,這才是契合緣起中道的真理。雖說世間法是相對的,但無論佛陀出現于甚麼時代,什麼地方,他的知識、能 力、存在,必是適應當時的情境而到達恰到好處的。佛陀的絕對性,即在這相對性中實現!(參印順導師《佛法概論》頁266

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

全身器官移植了,還有我嗎? / 釋果燈


傳統淨土宗認為人死後八小時內不宜移動身體,以免障礙亡者超生;然而現代潮流提倡捐贈器官,部分佛教徒引用昔日釋迦牟尼捨身飼虎、割肉餵鷹以行菩薩道的故事,肯定器官移植是救人的慈悲行為。這兩種主張,各有其依據,然則是否有一更高、更中道的智慧可溝通這兩者的矛盾看法?以及如何解釋凡夫跟聖者間的巨大差異?

龍樹菩薩的《大智度論》卷12有一類似移植器官的故事,詼諧幽默中不失哲理,對以上問題頗具啟發性,茲譯文如下:

古代有一旅人外出遠行,入夜後獨宿於荒郊空屋。半夜裏,突然有個鬼,揹著一具死屍,來到旅人面前;隨後又有一鬼追來,忿怒叫罵:「死屍是我的,你為什麼揹到這裏來?」前鬼道:「胡說,這死屍原是我的,我當然可以自由移動。」後鬼仍爭辯死屍是他的,於是二鬼各拉住死屍的一手一腳,互相扯奪不讓。

於是,前鬼說道:「這裏恰巧有個旅人做見證,可以問他。」後鬼便問旅人:「死屍是誰揹來?」旅人心想,二鬼皆兇惡而力大,我說實話或說謊話,即使討好一鬼,必致惹惱另一鬼,看來今夜活不成了,於是決定說實話:「死屍是前鬼揹來的。」

後鬼乍聽,果然大怒,立即捉住旅人一手,用力拔斷,並隨地一擲;前鬼見狀,忙拔死屍之臂,給旅人換上。這樣後鬼拔,前鬼換,把旅人的兩臂、兩腳、頭、脅、以至全身,通通拔出換上。

這時,奇怪的是,二鬼不再爭執了,各取地上拔來的新鮮人體嚼吃,吃完了各自抹抹嘴巴而散去。

站在一旁的旅人,看得目瞪口呆,心想:「我父母所生身,眼見給二鬼吃盡了,我現在的身體,都是他人之肉,我現在究竟算是有身體?或是無身體呢?有我或無我?」為解決這生命問題,天色甫亮,旅人立即動身前往佛塔,找到幾位比丘,把夜裏發生的事詳述一遍。

諸比丘聽了之後說道:「從無始以來,根本沒有什麼『我』,不過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緣的和合,凡人妄認以為我身;你的原身與現在身,皆是四大和合所成,這其間原沒有什麼我。」諸比丘更給旅人說法開示,旅人經此禍難,當下證悟阿羅漢果,超出三界,永絕輪迴。

現代新科技流行未來人類可以自我克隆(複製),包括性格、記憶都可一併克隆。被克隆的新我,是不是原來的我?我是單一?或者多數?如果我是單一的,為何可以被克隆而延續下去?如果我是多數的,那麼我就不是唯一不變的。可見,我,既不是一,也不是多,一多的現象雖宛然有,卻都不可得,沒有實在性。

聖者悟無我而捨身度生,凡夫執我而不得解脫,這不僅是平日如此,生死關頭也不例外。所以,應否捐贈器官的討論,實更要把握「無我」正見的聞思修,認清自我無明的深細難除,才不致於事相上各執一邊,不見中道而陷入盲目的紛諍和無益的修行。







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

誠邀 夏有涼風冬有雪茶會 / 釋果燈



三千大千世界的多維空間

交織出水晶般的空靈

無限地凝視

無涯地聚焦

悠悠笛聲中

如酒肉般的圓潤

一杯茶香

狂心頓歇

原來








幻境是菩提




時間:6月5~6日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
地點:覺風園區(北投區秀山路69號)

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

長爪梵志vs.善來菩提 / 釋果燈



上週五在《大智度論》課程時,講到長爪梵志傲慢自負,向佛陀下戰帖,提出:「我一切法不受。」的論調,結果被佛陀四兩撥千斤,反問長爪梵志:「你說一切法不受,你對自己的主張又受不受?」

當時,長爪梵志一聽,就如好馬見鞭影即時覺悟,於是棄捐貢高心態,慚愧低頭,如是思惟:「佛置我於二難,如果我說接受『我一切法不受』之說,明顯自我理論矛盾;如果我不接受自己所提的主張,那跟一般沒主見的人,又有何異?」

說到這裡,我於是想到覺風的小犬,善來和菩提。這兩隻天之驕女驕子,承受往來絡繹善信的三千寵愛,不僅不愁吃穿,還是標準的哈日族,非進口食品,它們可是不屑一顧的,其傲慢貢高的情形,與隨佛出家前的長爪梵志,可說是同類習氣。

不僅如此,善來和菩提,也真的有幾分跟長爪梵志「好馬見鞭影即時覺悟」相似。尤其當它倆刁蠻不聽勸時,只要拿出家法,眼尖的狗輩,立即馴服跳進各自狗屋,自覺英雄必須識時勢。

馬與狗,靈性雖不如人,但時勢危機的自覺,卻是人類所不及。這是值得自詡萬物之靈的人們惕勵的。

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

印順導師《中觀論頌講記》課程簡介 / 釋果燈



近代以來,漢傳佛教最偉大的人物,首屈一指的就是印順導師。在導師龐大而系統的大作當中,對於漢傳佛教最具啟發性的,就是對中觀宗性空學的抉發與闡釋。

性空學的最重要原典是《中論》(或稱《中觀論》),而印順導師的《中觀論頌講記》,即是對《中論》的解說,本書之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

龍樹《中論》的歷史關鍵地位,在於解決大小乘對立,貫通大小乘各自在佛法義理上偏向一邊的問題。

導師在其著作《性空學探源》中表示:性空思想實經歷部派佛教學者以及大乘學者長期共同努力的結果。部派學者於實相的研究中,反而助成假有說的發展;而大乘學說著重勝義的掌握,也有助於空性的抬頭。

於是,「假有和性空」,相順相應於《阿含經》所示之「緣起中道」,這即是龍樹在《中論》裡用以融貫諸家之長,解決大小乘諸家學說之偏見的核心思想。其最膾炙人口的偈頌: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」即是說明這個道理。

《中論》思想源自《阿含經》,又受部派佛教學院式的教理啟發,綜合大乘佛教的進步思想,集大成於一論,難怪導師要說「宏闡中期佛教之行解」!所謂中期佛教,即以龍樹之《中論》為最重要之典籍,也是學人用以建立佛法正見的最首要依據。


上課地點:台北市佛教青年會(台北市新生北路一段88號5樓)

日期:7月18日開始,每週三晚上7時至9時


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

不可思議的抄經功德 / 釋果燈



 經典,代表佛法,是後世佛弟子學習佛法的重要對象。在各種受持經典的方法中,抄經是深為佛弟子喜愛的行門之一。不過,抄經到底有什麼功德?為什麼會有功德?大乘經裡,有頗不一樣的主張。本文嘗試會通這些不同的看法,也希望提供理性的討論空間。

原始佛教時,還未形成文字典籍。因此,佛弟子多用背誦的方式來記憶佛法。大乘佛教興起之後,漸漸把佛經寫成文字,之後才有抄經的法門。

抄經的功德,或者抄經的利益有哪些?大乘經中常常讚嘆之,其功德是廣大的。例如《法華經》說:「如果有人受持、讀誦、正憶念如是經典,解其義趣,如說修行,當知是人行普賢行,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,為諸如來手摩其頭。若但書寫,則命終時,當生忉利天上,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,乃至為千佛授手,令不恐怖,不墮惡趣,即往生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,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,百千萬億天女眷屬。」

不過,如《法華經》所說,書寫經典就可不墮惡趣,生忉利天,那是就久學者的功德而言,初學者若沒經過一番精進用功,堅持不懈,恐怕沒那麼容易達到。

那麼,初學者要如何下手呢?如何生信心呢?其實,在佛法的眾多法門中,抄經實是易行道的法門,行者只要持之以恒,假以時日,定可以從中獲得身心上的喜悅和安寧,或者發現平日難以解決的事,在無形中變得順利。這是實踐的經驗談。

如從法門的因果關係來說,那麼,抄經的利益,大略可有三項:

一、暫時煩惱不起,心得安寧:由於抄經過程,注意力放在抄寫經文上,暫時收束散亂心,也就暫停一切貪瞋癡等煩惱,身口意三業得以稍微淨化。所以,身心的安寧程度,跟抄經的注意力和時間長度,有一定的正比關係。

二、練就一心專注的念力:由抄經的第一項利益延續下去,每天固定時間抄經,持之以恒,日子一久,方法嫻熟,就有可能於提筆書寫間,達到放下煩惱,專注於方法,念念綿密不斷,這是禪定的前行,也就跟禪定的輕安、清淨等利益相應,從而身心獲得堪能性,潛能得以開發,領悟力和學習力隨之大增。

三、種下佛法智慧的因子:藉由抄經來閱讀、了解經意,獲得慧解,應用於日常身心生活中,將煩惱消融於無形。初學者於慧解上,可能較無法立即應用,或者因為不懂佛教名相(專有名詞)而生晦澀感。不過,佛法是生命哲學,經過人生的歷練,或慧解蘊釀成熟時,便可能應用上。

以上三項利益,包括了戒定慧三學的功德,端看學人如何善用,累積的功力如何。主因還要次緣的結合,重要的是,不要急在一時有所成就,那麼,時節因緣成熟,享受美好的結果時,便能體會因果的不爽,及其不可思議。

如是觀察、思維抄經功德的方法,同樣可以用來觀察、思維其他的修行法門,如「受持、讀誦、正憶念如是經典,解其義趣,如說修行」等易行道,乃至三學八正道、六波羅密多、四攝法等。其奧妙處,就如「佛以一音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,有著異曲同工之處,因各學人的修學因緣時節,而有淺深不同的受益。

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

印順導師著《佛在人間》課程大綱

本課程以印順法師著《佛在人間》為教科書,本書蒐集了14篇文章,其共同之處,在於強調佛法的人間性格,探索人間的特勝,進而善用之,淨化之,臻於至真至善至美。

本課程之大綱,依各篇之主題,簡介如下:

1. 佛在人間:介紹釋尊的生平、佛之所以為佛的身命。出家是在人間磨練以成就自我,所以更平易近人,接近人間,而不是離開人群。不過,大乘佛教興起之後,佛漸被天化,雖然滿足了信仰者的崇敬需求,但也因之與人間脫節。
2. 人間佛教緒言:討論人間佛教的展開,應符契理契機、適應時代機宜的原則。再者,佛教的三寶觀,也必須以人間眼光去抉擇。
 
3. 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
:佛法是適應眾生根機而安立的,故有四悉檀之宗旨,甚至由之分出五乘、三乘及大乘不共法之差別。
4. 人性:佛法雖平等普度一切眾生,但是眾生中以人為主,故應了解人的特性去學佛,不宜泯除六道眾生之差別。進而,從人性的淨化和提升,圓滿成就,即是佛性。

5. 人間佛教要略
:可分四點論之。一、論題核心:從人發心學菩薩,由學菩薩行而成佛。二、理論原則:主要有三點:1. 法與律的合。2. 緣起與空的統一。3. 自利與利他的合一。三、時代傾向:又分三項:1. 青年時代。2. 處世時代。3. 集體時代。四、修持心要:以信、智、悲三字為中心。

6. 從人到成佛之路
:其重點歸納如下:1. 學佛即向佛學習;2. 唯人為能學佛。3. 學佛所不可少的信解。4. 從十善菩薩學起。
7. 佛法與人類和平:內容論及和平的意義,造成不和平的心因和事緣。相對而言,世間和平以外在事緣為重,心地和平則以內在的因緣為主。是以,究竟的和平應內因外事並重,才能表裡統一協調。

8. 佛法是救世之仁
:本文探討佛教為何能度世間之苦,特別著重分析世間苦的緣因,緣因如能明確,才可能針對問題加以對治。世間之苦,大致有兩大類:1.人間相互引起的憂苦:2. 身心變化所引起的憂苦。

9. 佛教的財富觀
:本篇旨在討論在家人應怎樣取得財富,應怎樣處理等問題。獲得財富之因緣,首先是從布施福業而來,在求財的工具上,不能用非法的方式取得。在財富的處理上,有兩大原則:1. 奢儉適中;2. 蓄用兼顧,把收入作四分支配,如:資用、積畜、經營、作福等。最後論及財富屬於誰,則從三方面討論:1. 宿因則共,現緣或別。2. 攝取則別,受用或共。3. 保藏不定屬於自己;受用不再屬於自己;施諸悲敬才真屬於自己。
10. 佛教的知識觀一般文化界人士,對於知識,從東方到西方,從古至今,有著好壞千差萬別的看法。可見知識本身有其問題。佛教的知識觀,認為知識的缺點主要有四:片面性、相對性、名義性、錯亂性。然而,也認為知識有其長處:1. 以分別事成利生事;2. 以分別識成深信解;3. 以分別識成無分別智。由此可見,知識本身有好有壞,問題是我們對它運用如何!尤其近代知識文明發展以來,知識的發展有兩種偏向:1. 精神知識趕不上物質知識;2. 道德趕不上知識。

11. 佛教的戰鬥觀
:和樂共存,不論是否有其絕對性、可能性,它永遠是人類的共欲。同樣的,不論鬥爭是否罪惡,是否可完全消除,它也永遠是世間的實相。佛法雖主張和樂共存的仁政,但為維護正義與自由,戰鬥並不一定是可咒詛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12. 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:世界各宗教、文化、時代,都有他的道德。佛教的道德是在一般共通的基礎上,更有他獨到的般若特質。所以,學佛是從一般的道德實踐起,進步到最圓滿的道德生活的完成。本文的討論重點依序如下:1. 道德與不道德;2. 最一般的道德與道德律;3. 道德的變與不變;4. 道德的三增上。5. 佛化的道德在般若;6. 學佛即是道德的實踐。
13. 佛教與教育:佛教是宗教,但與一般神教不同的是,著重修學,所以尅實的說,佛教是一種教育。佛所教的內容,是主要的是戒定慧三學。若從廣義來說,一切微妙善語,皆是佛說,皆攝於佛的教育範圍內,所以有所謂的五明說:聲明、因明、醫方明、工巧明、內明等。這五明,以內明為重心,藉由實踐教育的方法,成就覺化的完人教育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14. 發揚佛法以鼓鑄世界性之新文化:本篇的討論重點有三:1. 佛法與世界性2. 佛教的世界性原理3. 佛教的世界性事例。佛法是從無限時空中的一切眾生去觀察,超越了自我執著,而沒有任何局限性的立場,所以,佛法始終是自由的,世界性的,甚至是法界性的。佛法的世界性(法界性)原理,可從以下二點來說明:1. 從事事差別解了法從緣生而深入平等空性。2. 從念念分別解了意言無實而深入心光明性。至於佛教的世界性事例,則分別從語文、解行、制度等層面,一一闡明和應用。


*上課地點:台北市北投區秀山路69號  覺風學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