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

四量:佛教正見的獲得途徑

釋果燈 /

在佛教因明學裡,談到正見的獲得,必須依據四個途徑,也就是以下「四明」:

一、現量:依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現見所得的知識。

二、比量:依現見所得的知識,進一步推理、比較所得的知識。

三、譬喻量:引用譬喻而例證獲得的知識。

四、聖教量:依聖典所說而獲得的知見。

可見這四明,前三者為凡夫的知識,第四是聖人所說的真理。聖人所說的真理,雖非凡夫所經歷,但凡夫仍可細心推求辯證之後,參考聖人所說的真理,即可據以建立正見和實踐的方法。

是以,在正見的建立上,這四明缺一不可,也就是說,四明要互相辯證、發明、綜合地應用,才能得到圓滿無誤的正見。所以,學人切不可懶惰不用腦筋,一切依據聖教量所說,就以為沒有問題了;更不能只依據前三量,自負於個人的理性高於其他聖教經典。

在佛教史上,大小乘各宗派對於四量的拿揑各有輕重。在聲聞佛教裡,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印度上座部和南印度大眾部,上座部的學風重於前三量,所以論典的著述風氣興盛,說一切有部的《發智論》重要性,遠高於《阿含經》,這樣的過度傾斜,從說一切有部內引起部分學者的反彈,後來有所謂重視聖教經典的「經量部」、(或簡稱「經部」)的分裂。

可想而知,從說一切有部獨立出去的「經量部」,會怎樣利用聖言量來反擊說一切有部學說是如何的「離經叛道」,並用聖言量來擊垮說一切有部過於自信的部分教義主張,其間你來我住的精彩辯論,世親的《俱舍論》可略窺一二,至於其間的是非,也是很難釐得清楚的。

聲聞佛教的另一陣營大眾部,則學風偏於聖者所說經,因而論典著述不多,但流傳出來的佛經數量,卻龐大到比四部阿含經還要多好多倍!

比較起來,上座系重論,學風重思辨、分析、科學;大眾系重經,學風偏於直覺、綜合、藝術。對於真理的求追,是非善惡的分別,當然不能籠統以美感帶過;另一方面,真理的平等境界,確非世俗的相對差別的理性所能包辦。所以,這歷史的教訓啟示我們:四量必須均衡,才能貼近「中道」,證得真理。

在大乘佛教方面,除了受上文所說聲聞佛教南北印度學風之影響外,要特別一提的是,大乘唯識宗前後時期對四量的兩極化發展。

大乘唯識宗的成立者是無著大師,可是無著卻說他的唯識思想傳自兜率天的彌勒菩薩,一說是無著上升兜率天而請問彌勒菩薩;另一說是無著請彌勒菩薩下降阿踰陀國的瑜遮那講堂,前後四個月誦出『十七地經』。

彌勒菩薩的教說,當然是聖言量,問題是彌勒菩薩的教說如果沒有和前三量(現量、比量、譬喻量)互相參酌,那麼,其與漢地自古流傳至今、民間大量的彌勒扶乩的開示語錄,其獲得正見的方式又有什麼不同呢?如果我們一方面認同無著可以主觀神化他的思想來源,另一方面卻義正辭嚴地反駁民間彌勒、觀音菩薩、濟公等聖眾的扶乩是「偽說」,這就會犯了前後標準不一的過失。反過來,如果我們要從理性上去論斷是非真偽,也必須一視同仁,確立一個共同的標準。

這初期唯識宗的彌勒菩薩例子啟示我們:只有聖言量還是不夠的,因為宗教神秘經驗而見到聖人開示的現象,古今歷史上不勝枚舉,如果我們照單全收的話,那麼聖言量就會泛濫成災,最後大家都去扶乩就好了,也不必動腦筋理性思考了。

唯識宗到了陳那以後,流傳出「隨理行」的唯識學說,其特徵就是:不立聖教量,唯依理性判斷。這又矯枉過正,完全不參考聖人所說,不跟聖典對話,很容易被自我的盲點所偏弊,而且過度主觀,往往是害怕失敗的心理所致!


唯識宗的例子告訴我們:只知其一,不論執著的是哪一邊,都很難看到自己的問題,只有遵循「中道」,不偏凡不偏聖,在凡聖的耐心溝通、檢證中,放下凡聖的主觀立場,才可能從凡入聖,通達無礙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