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

學佛講堂2016年課程


一、課程
  • 印順導師《辨法法性論講記》、《攝大乘論講記》每週五下午200400
  • 印順導師《空之探究》   每週三 下午200400

二、授課老師:果燈法師
三、地址: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11254  學佛講堂
四、報名電話和電郵:02-28386078,或email2013buddhism@gmail.com 
五、交通資訊:
  • 捷運淡水線芝山站2號出口,步行約15分鐘即可到達
  • 捷運淡水線劍潭站,出站後到中山北路往天母的方向搭285公車,雨農國小站下車
  • 搭乘公車279285645646606685、紅12、紅15 雨農國小站下車。 267216副,捷運芝山站下車


六、備註:全部免費。如有任何問題,歡迎隨時來電或email詢問



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

自力與他力

釋果燈/文
自力與他力,釋尊從緣起中道的立場,指出兩者乃相對的關係存在,沒有自力即沒有他力,沒有他力也一樣不能成立自力。自力與他力,似乎相反,卻又相成,沒有絕對的界限,自力中有他力,他力中有自力。只有他力,或只有自力,在現實緣起關係裡,都無法成立。
然則,自力和他力,雖不偏兩邊,中道平等,行者於修行下手處,則應以自力為主,他力為輔。正是「天助自助者,自助人恆助之」的寫照,充分說明自力的主導性,沒有自力,他力的作用是有限而不持久的,不能只靠他力。
世間的宗教,多以他力為主,甚至全面倒向他力。他力的宗教,一切以該宗教的神或外在的因素,決定個人的命運升沈。佛教則於自力他力平等中,強調自力,以修正世俗偏重外力的傾向。因此,佛教的自力性格顯得非常強烈,甚至可說是最徹底的自力宗教,因為,釋尊之自力說,把有情最珍愛不捨的自我(或我執),也給革除放下了,而自我ātman ,卻是印度宗教普遍認為是涅槃的本體呢!
在早期的阿含經裡,佛弟子們依釋尊的教法修行,最後衡量是否成就的重要觀察點之一,就是行者是否還有慢心,在做人處事上,應對進退上,是否存在高人一等、自恃凌他的傲慢,如果還有,那就是還未掌握釋尊教法的心要,即便持戒清淨,禪定功力精湛,也一樣未與出世功德相應,未脫三界。
釋尊早期教導弟子們的修行方法,如觀無常、苦、無我、無所有、無相、空等,有些弟子雖久久觀之,但因為不得要領,只得到相對應的禪定功德,後代的部派學者即依之成立死後感得色無色界的不同層次果報,於是佛教的三界二十八天就這樣完成了。
為什麼同樣接受釋尊的教導,有些弟子可證得正果,有些則落入長壽天呢?其中緣因,最主要的,還是自我的反省不夠深透全面,錯把修止的方法(心一淨性),當作修觀的方法(正確抉擇),如此,那些無常、苦、無我、無所有、無相、空等觀法,就變成只是一種修止的所緣境罷了,不能真正用來驅散無明。
不過,落入長壽天還算是好的,有些人修得一些定功,有點感應,便自以為不得了,被我慢沖昏了頭,炫耀神通,對異議者怒目詆毀;或者被未知的外在鬼神利用而不察,以神佛之代言人自居,推行一些莫名其妙的說法。這樣的發展,只是在消費自己先前持戒修定的些許功德,卻不自覺地再度深深墮入欲界底層,隨情欲而造業,誤人誤己,甚為可惜!
定力和感應,是迷人的,但若沒有正見作為指導,也可能是險惡的!以『般舟三昧經』的念佛三昧為例,行者觀想念佛,三昧成就時,佛身栩栩如生現前,行者並且可與佛隨意問答。雖然如此,這時行者可千萬別想入非非,以為佛來為我加持或授記了,應該冷靜客觀思考:如果不是自己觀想佛,怎會有佛出現;如不再觀想,那麼佛也就不見了。如此一想,行者得到一個結論:「我所念即見,心作佛,心自見,心是佛,心是怛薩阿竭(如來),心是我身,心見佛,心不自知心;心不自見心,心有想為癡,心無想是泥洹(涅槃)。」也可以說,自我如果沒有客觀反省,「心不自知心」,心就會把心所幻想的境,當作真實的,自我欺騙而不自知,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。
這有點像夢境,夢時千真萬確,不會懷疑它的真實性。觀想念佛就是要深入內心,觀察心怎樣造作境界,自我催眠,行者唯有時時緊握正見之劍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才能及時以慧劍劃破重重迷霧,霍然勘破幻境,不執內外,心境俱泯,從深沈的無明我見中清醒過來。
這是釋尊所傳的澈底自力救濟之道,這道無明的關卡如未能突破,那麼,對他力的蒙昧和由之產生的依賴感,就難免不時成為修行過程的障礙。特別是期待外力解決問題的習慣,很容易跟有心的外力鬼神感應,從而被偽裝利用,煽動行者,讓行者的修行破功。
所以,行者的修行有兩大關卡,第一是要先通過自己的心魔考驗,其次是要拒絕外魔的誘惑。這兩大關卡,不會因修行而不存在,只要是凡夫,無不被這兩大過患緊緊纏繞,而觸處成障。我們唯有透過修行,自我向上淨化時,才會發現這兩大過患,原來是如此的錯綜複雜,糾結難分,也不得不正視處理。
本文所說他力,涉及範圍很廣,凡是障礙或不障礙行者的力量都是。所以,不管修行與否,他力也一定存在。只是行者在發願修行之後,首先要釐清哪些是障礙或不障礙的他力,然後培值、累積有助自己修行的他力,綜合成自己的力量,再用來對付或內或外的障礙力量。
如何抉擇他力的障礙與否,何時為障,何時非障?是一大學問,如《金剛經》云:「汝等比丘,知我說法,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再者,禪宗也有「佛來佛斬斬,魔來魔斬」之名言,法無定法,行者必須耐心而客觀地深觀因緣,才能漸漸拿捏得宜,從而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

不過,就初學者而言,也並非全無標準,世間道德的善惡標準,是最基本的,善行非障,惡行是障,守著這個底線,也就守住人身,不致墮落惡道,才能進一步向上淨化求解脫。佛教一般最常講的他力,就是佛菩薩的護念力量,這對初學者,是很重要的信心來源,求佛菩薩協助解決問題,雖無可厚非,只是解決問題是要看情況的,救急不救窮,如果連生活瑣事都要把佛菩薩請出來主持的話,那麼,依自力承擔的修行,便瓦解無形,辜負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誨之恩!


2016年2月7日 星期日

除夕夜談

釋果燈/文

再過幾分鐘,羊年即將過去,也是猴年立即登場的時刻。依一般民俗,總要看看今年的生肖運勢,再依算命師的建議,該點燈的點燈,該安太歲的就安太歲,或者看黃曆決定作事的時間和方位。部分佛教寺院也有類似的習俗適應。不過,久學佛法者,比較會把這些視為是世界悉檀或者為人生善悉檀。

佛陀教我們趨吉避凶的究竟方法,不外乎尊重因果,謹言慎行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這才是幸福的基本盤,這個盤面一旦失守,妄想走捷徑,奇門遁甲,快速成就,那就會落入算命者的算計,隨他人所吹的音符,忘情起舞,到頭來空忙一場,甚至狼狽潦倒收場。

佛法的特色,不像民俗節慶,喜歡熱鬧,燈籠煙火,圖騰神秘,而是把過去與未來,放在現在來客觀的檢視、評估,有問題的地方,就誠心想辦法解決,無法解決時就再累積資糧,等待時節因緣成熟;有機會一展所長以利人之處,就要好好把握,時機因緣是不會等人的。如此誠心面對現實因緣,未來計畫的實踐,應不會有太大的障礙,即便不如所期,就當作是難以了知的變數的考驗,那也是一種經驗收獲,雖敗猶榮。

從佛教來說,好的因緣,當然要及時把握;壞的因緣,也要當機立斷,面對處理,不然的話,再多的宗教儀式祈禱,也會成枉然。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釋尊,為了矯正當時傳統婆羅門教以祭祀為萬能的陋習,對治性地反對一切宗教上的祈禱、祭祀、咒術、種種迷信行為。釋尊的理性和苦心,在當時的印度宗教裡,如涓涓清流,如出汙泥的蓮花,震撼了印度的傳統婆羅門教,並於百年後,快速取代之而為統一五印的孔雀王朝的國教!


總之,不從因緣的基本盤出發來考量,凡夫很容易就會掉入癡心妄想,跟無明相應無間,那不是佛陀教我們離苦得樂的正確方法,反而是背道而馳的迷信方法了。放下迷信,遠離習俗,雖然孤單,似乎無味,卻走得更踏實,更心安理得。


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

印順導師『空之探究』導讀

釋果燈/文
(一)前言
『空之探究』之寫作動機,是印順導師延續『中觀之論』所說「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,……抉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,將(大乘)佛法的正見,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磐石。」的主張,在37年後,對『般若經』的空義有較明確的理解,從空的思想史,自「阿含」、「部派」、「般若」、「龍樹」等時期,作一番更澈底而全面的分析探討、比較抉擇。
導師對「空」義的研究,於民國33年即著有『性空學探源』,這本書可說是『空之探究』的姊妹作,時隔40年,才於民國73年再撰『空之探究』。這兩本「空」的專書,前後輝映,各有所長,很能看出大師級的功力,抽絲剝繭,層層深入,細細品味,兼俱宏觀視野,明察各家學說的離合錯綜。筆者有幸讀此大作,常邊讀邊感佩不已!
『空之探究』之大綱,是依佛法之演進,次第說明。茲條列如下,並逐章擇要介紹:
第一章 『阿含』──空與解脫道
第二章 部派──空義之開展
第三章 『般若經』──甚深之一切法空
第四章 龍樹──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一
(二)『阿含』──空與解脫道
阿含經是佛法的根源,特別是雜阿含經和巴利藏相應部,集出的時間最早,是研究釋尊之「空」義最重要的文獻。初期聖典的最早「空」義,是以佛弟子的修行處——空屋,象徵禪心的空寂,或禪慧的住處——空住或空三昧。禪定是要離愛欲的,所以,「空」也是「空諸欲」的。空住和空諸欲的意義是相通的,也是阿含經之「空」的行踐義。
在「空」義的抉擇上,無我我所為空,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,相關的修行方便,如四種心解脫(或作四種心三昧):無量心解脫、無所有心解脫、空心解脫、無相心解脫。這四種心解脫雖名字不同,約義不同,但都是以離貪瞋癡之不動心解脫為目標,所以也可說文異義同,是法門多樣變化之現象。
空,除了依有為生死世間,離煩惱清淨解脫有關,另一面也就顯示出世的涅槃無為。這與緣起的理則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」,「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」相應,緣起既是有為世間,也是出世無為的;所以,修空離世間煩惱,得以證出世涅槃空。這也是雜阿含經所透露的甚深義:空依緣起,貫徹了生死與涅槃,統一了有為與無為。初期大乘的「一切法空」說,可說是阿含佛法的深義抉發。
(三)部派──空義之開展
隨著時代的演進,部派佛教為了正確理解佛法,適應外界的問難,加上整理經典的影響,早期阿含經以解脫道為特色的空義,這時漸轉入法義的事類分別,再由這空義的發揚,演進到大乘的「一切法空」。
部派佛教所開展的空義,代表性的如:一、有部的勝義空與大空。緣起法是假有,無我是勝義空,龍樹的二諦和空假中義,隱約啟發自此說。大空,是「命即是身」、「命異身異」的二種無我,也可說是二種空。
二、有部的「眼(等)生時無有來處,滅時無有去處」,說明諸行剎那生滅,虛幻不實,與大乘如幻如化的三世觀,有其共同的一面,也是引發「一切法空」說的有力因素。
三、『大智度論』說到聲聞有「空門」學派,其主要理由是:1. 無我所;2. 五陰法散滅;3. 不落兩邊——四句的見解;4. 佛法是非諍論處;5. 智者不取著一切法。這是著眼於佛法的理想——涅槃空(或佛證境)來觀一切法,是適應眾生,方便引導趣入修證的立場。這種知見,雖不了義,但可見部派對空義的重視和發揚,其對大乘空義的推闡,最足代表聲聞法空說。
四、 依現存有部所誦的『雜阿含經』和巴利藏『小部』,可見上座系一致主張:依我我所空,進而說常、恒、不變易法空。無常、變易法、無我我所(空),雖文字意義有所差別,但法義卻是一貫的,相依相成的,那就都可名為空了。
五、空、無所有、無相,後來演化為三三昧;空、無願、無相,又名三解脫門。這時,空在三三昧和三解脫門中顯得更重要了,是進修無所有(或無願)、無相的前提。
六、上座系學者因整理阿含經,對空的類集有:六空、十空、二十六空。由此可見,空的重要性漸漸顯著起來。這空的類集,被般若經所繼承,並繼續在類集,如七空、十四空、十六空、十八空、二十空等,都是依種種法,種種問題,而歸於超越名相分別的空。
七、諸行空和涅槃空,這二空性在部派的上座系,漸分道揚鑣,諸行空繫屬行蘊,是滅有漏法;涅槃空無所繫屬,是得到無為的擇滅。如此,有為空和無為空對立了起來,涅槃義漸傾向真實性,有部主張「實有涅槃」,這對般若經以表顯方式呈現「自性空」或「勝義自性空」(這是以空來表示自性,自性空並非沒有自性),有類以之處。而早期阿含的涅槃空,是以否定或遮顯的方式呈現,這樣才方便跟有為空的否定方式,相順相成。
八、上座部系著重我我所空,故以空無我為遍通四諦的勝義,這是從諸行空而擴展到一切空無我,換言之,從有為空延伸到無為空。
九、大眾部系僧眾是不拒斥大乘的,他們對大乘的啟發,也就可想而知。大眾部系是從涅槃空來說明世間但有假名,這對一切我法皆空的思想的推闡,是很直接而有力。不過,分別說部認為一切凡聖皆「以空為其本」,此空顯然有形上本體意味。這一問題,也是初期大乘經典一樣要面臨的。
初期大乘時代,空,已成為大乘思想的核心,菩薩的因行果證皆不離空。此時空義的闡揚,以般若經和龍樹論為代表,皆以一切法空為究竟,只是空義的說明方法上有所不同。
般若經的部類非常龐大,流行著種種傳說,這說明了般若經眾多部類是在發展中先後次第集成的。般若經的空義,是依涅槃而說的,它有三類異名: 1. 無生、無滅、無染、寂滅、離、涅槃:『阿含經』以來,就是表示涅槃(果)的。2. 空、無相、無願三解脫(行)門。「出世空性」與「無相界」,『阿含經』已用來表示涅槃。依三解脫行門而得解脫,也就依此表示涅槃。3. 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實際:實際是大乘特有的;真如等在『阿含經』中,是表示緣起與四諦理。這三類——果、行、理境,都表示甚深涅槃,而歸於法空性為主題。
般若經的空義,是沒有時、空、數量,超越能所,無二無別,不可說,不可得。般若經以此觀一切法,也就一切法本空、一切不可得、一切法本自寂滅、一切法皆如;這是以空性現觀為理解和修證的準量。此一立場,與傳統佛法從現實因緣出發,指導修證,方法上是截然不同的,甚至不幸引起大乘與聲聞佛法的對立!這一直到龍樹時強調:「不依世俗諦,不得第一義諦」,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,才稍撫平這一嚴重裂痕。
般若經的空,重在顯示真實的本性空,但在法義的應用上,空也是觀慧,依一切法虛妄不實而顯示。是以,般若經的空,有了雙關義,一則顯示如實相,一則表示虛妄性。這也意味般若法門不僅是體悟甚深法性,而要觀破世間的虛妄,脫落名相而契空性。
般若經的自性,與空之雙關義相同,也有兩種:一是勝義自性;一是世俗自性。勝義自性,以空、離來表示自性,故名為「勝義自性空」或「自性空」。世俗自性,是虛妄無實──空的,故說無自性空。
中本般若類集十八空時,增列世俗自性空,以破一切法。『摩訶般若經』也說:「諸法亦如是無自性,舍利弗!諸法和合生故無自性」。諸法和合生,這是無自性的自性空,但在『般若經』中,這只是十八空的一空,還不是主流說,把握這一無自性空而徹底發揮的,是龍樹的緣起無自性故空,這也讓龍樹成為佛陀之後的第一人,在歷史上大放光芒,掃盡大小乘一切邊見邪說。
論到空與一切法的關係,也是從雙關的兩方面去應用,一面是凡夫所認識的虛妄世間,一面是聖人所證的實相,這符合早期的凡聖二諦說。到「中本般若」的「後分」,有名相安立相對的一切法,及不落名相的勝義,這相當於安立非安立二諦。由此,就推論出:一切法皆空。
說到令人信受一切法皆空的理由,「中本般若」主要依五蘊說明一切不可得。以色蘊為例,聲聞佛教認為色是變礙相,般若經則認為沒有變礙的決定相,所以說色相空,空即是色。
總之,『般若經』的空性,是即一切又超越一切的。空即一切,故以幻化譬喻非都無;超越一切,所以,重在掃盡一切戲論。般若經的宗趣,就在法空如幻的聖道實踐中。
(五)龍樹──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一
龍樹的空義特色,是把『般若經』的假名、空性,與『阿含經』緣起、中道的統一;是「中論」(理論的),也是中觀(實踐的)。龍樹對空義的獨到闡揚,使大乘的空義在阿含經的緣起說裡奠定厚實的學理基礎,集大小乘各宗之大成,成為印度大乘的一大流,並儼然取代部派成為佛教的正統!
龍樹抉擇甚深義的代表作『中論』,導師認為其實是阿含經的通論,大乘也非別有法源,阿含的深義,即是緣起無自性空之中道。大乘之空義,是因緣和合無自性;無自性空,故必由因緣生,這才能不偏世俗,不偏勝義,貫通緣起和涅槃之中道。
自性和緣生的,是共存關係或矛盾關係?龍樹於『中論』裡發揮精湛的辯證,全方位論述:有自性(自有),那就不從因緣生了;從因緣生的,就是作法,所作法是不能說是自性有的。所以,緣起與自性是矛盾關係,絕不可能並存。那些因緣和合中有自性的講法,其實是「依實立假」的思考方法,龍樹則針此說:「以有空義故,一切法得成」。此說不僅有時代的對治意義,也充分展現空的積極義,空的緣起說,或八不緣起說,正是龍樹思想的另一特色和重要貢獻。
即空即假之緣起,如幻如化,卻不礙世間的種種差別;涅槃也是如幻如化,毫無自性,一切不可得。幻化譬喻,極善巧地說明世間和涅槃的一貫性,又不礙兩者的相對差別。這也是龍樹詮釋般若法門的究竟說。
(六)結論

綜合上述,就解行、二諦、中心思想、說法方式等,比較各時期空義之相對傾向,整理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