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

印順導師對寂護「隨瑜伽行中觀派」的評價

釋果燈/文

一、前言

世親之後的後期大乘,由於中觀宗和瑜伽行派互相爭議不休,從文字的筆戰,到臨場叫陣辯論,各燃燒著為自宗辯護的熱誠。然則,專憑口舌以定成敗之風氣,也促使「佛法」走向歧途。於是,激發主張折中瑜伽和中觀的第三者,溝通爭議,尋找解決的方案。

當時的折中派代表,主要有:一、聖解脫軍系的『現觀莊嚴論』;二、寂護系的「隨瑜伽行中觀派」,代表著作是『中觀莊嚴論』。印順導師對這二派的評價,認為聖解脫軍系自成一家;寂護系則「勉強」綜合中觀和瑜伽, (1)這一系也是日後奠定西藏佛教初基的推手,對藏傳佛教影響不小。

特別的是,寂護系到底怎樣「勉強」把中觀和瑜伽拉到一起?他如何建構「二諦」來融貫對立的學說呢?這引起筆者的注意,因而撰文討論。

二、「隨瑜伽行中觀派」如何綜合瑜伽和中觀?

「隨瑜伽行中觀派」,作為折中的學說,主要是:追隨「隨理行」的瑜伽者;引『楞伽經』之觀行;以中觀的空為究竟。(2)「隨理行」的瑜伽者,代表人物是妄心派的陳那和法稱;『楞伽經』的唯識觀雖近於『辯中邊論頌』說,但思想卻屬真心派(或稱為「真常唯心」)。在真心派的學說裡,妄心的賴耶緣起,只是客塵而已,是真心所反映的客塵。妄心派和真心派綜合的結果,可想而知,很可能走向:真心為本,妄心為從。這樣的結果,妄心派的學者,能服氣嗎?折中的學說,本就不一定能服得了所有的人,爭議也不見得變少。

真心派雖也講「五法、三自性、八種識、二種無我法」,但只是「綜合敘述」瑜伽系思想,不像瑜伽體系的經論,以妄心為本,「分別敘述」五法,三自性,八識,二無我,抉擇貫通大乘經說。(3)這是因為真心派的思想重點擺在真常心或如來藏,賴耶緣起的妄心說,也就因此一筆帶過。雖說兩者都是唯心(識)的學派,但彼此也存在著不小的鴻溝。

不過,「隨瑜伽行中觀派」以中觀的空為究竟,應不會以真常心為究竟的主張吧?其實,中觀的空,在無所不綜合的『楞伽經』裡,早就被真常心統一了!如印順導師於其大作『印度佛教思想史』裡說:

『楞伽』與『密嚴經』等,使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相結合,到達:「如來清淨藏,亦名無垢智,常住無始終,離四句言說」......這不只是空(所顯)性與心性的統一,而是空性與真心的統一。 (4)

再者,對於寂護引『入楞伽經』「偈頌品」來說明修行的次第,唯識論師寶作寂(5)為之注釋時,強調:作為最高真實的空,不是別的,正是清淨光輝心的本質。(6)

隨瑜伽行中觀者明顯地用真常心來說明空性,空性就是真常心,於是,真常心合理為最高而普遍的真理法則,具有平等而無礙的特質。在此體系下的空性,不再是中觀所定義的最究竟真理——緣起中道,只是空去雜染之義,而後才能顯現那不空的真常心。

看起來,「隨瑜伽行中觀派」是用『楞伽』與『密嚴經』等真心派思想去統一瑜伽與中觀。有趣的是,晚期的印度佛教,偏重論議,沒把「如來藏我」、「清淨心」,(7)放在眼裡,那曉得「如來藏我」、「清淨心」慢慢滲透,轉型為真心派,不知不覺之間把瑜伽與中觀納編門下,儼然一統教界!

滲透者的虛情假意,最防不勝防,不是理性的論議者,往往不易察覺其思想方法的差異。「隨瑜伽行中觀派」「勉強」湊合瑜伽和中觀,好像包容一切而又很和諧的樣子。然則,真正的中觀和瑜伽行論師,有這麼容易被牽著走嗎?

三、「隨瑜伽行中觀派」如何立二諦?

寂護當時的佛教界形成四大派:部派代表是有部和經部;大乘學派代表是瑜伽和中觀。寂護的『中觀莊嚴論』就是依這四大派的順序,次第評介優劣。例如有部和經部,都主張心外有色,但是有部認為心在進行認識活動時,由外界的形相決定認識的結果;經部則持相反的意見,認為心在進行認識活動時,由內心的行相決定認識的結果。寂護則以為經部勝於有部,理由是「心與色的本質是不同的,心識不可能認識與自己相異的對象」。(8)

從中觀的立場,世間法的因緣範圍,廣大到相反的因緣,正是相互成立的要因,也就是說,因緣是相反相成的。這不落兩邊(或貫通兩邊)的因緣法特徵,是學人最難以理解的,因為一般人認為那是矛盾的,怎麼可以並存呢?而中觀宗則無此困擾,因為看似矛盾的現象,正足以凸顯因緣法的空無自性;因緣法無自性故,因緣相反相成,有何不可?

依此而論,心在進行認識活動時,是由外界的形相和內心的行相,共同決定認識的結果。而且,心識可以認識與自己相異的對象;與自己相異的對象也影響著主觀的心識。例如唯識觀,心境相待而有,心依境而立,境也依心而有,境空心也不能成立。

再就瑜伽行派而言,是心外無物的唯心論,所以,瑜伽行者也許會同意「心識不可能認識與自己相異的對象」,因為瑜伽行者強調:所緣境是唯識所現。

瑜伽行派內又分為二派:一、陳那、護法、法稱等,是「有相唯識」,也稱形象真實論,主張見相二分都是依他起性;二、安慧等是「無相唯識」,也稱形象虛偽論,主張唯有識體,所取相虛妄不實。

寂護以為「無相唯識」勝於「有相唯識」,理由是「無相唯識」空得比較多,跟中觀的無自性空更接近。

其實,中觀的空,不是機械地評比誰空得比較多,誰就比較優越,誰就比較像中觀的空。中觀的空,空得很徹底,怎會跟瑜伽行派的「唯識」相容呢?「唯識」是空性和心性的統一,「異法是空,異法不空」,一邊講空,一邊說不空,有「唯識」的一元論色彩。

同時,中觀的假有,也是假有到底,徹底尊重現實的差異性,該有的決不能少,心境或色心,是因待的假有,缺一不可,否則怎麼從因待性推論到無自性空呢?所以,相較之下,主張見相二分平等而有的「有相唯識」,比起「無相唯識」,過失較少!

寂護對瑜伽和中觀的綜貫,進一步形成他的「二諦」說:在世俗自相有中,成立唯識似外境現;進觀勝義,心也無自性。(9)

龍樹『大智度論』卷十二說有三種空:一、分破空,二、觀空,三、十八空。其第二「觀空」,約境隨觀心而轉移,故境空心不空,這也是瑜伽行派所使用的空觀。『大智度論』雖說這三種空觀,但其實是從兼容並包的立場來介紹,(10)使學人「由淺入深」進入無自性空,並不是寂護那種「勉強」折中的概念:世俗諦唯識,勝義諦空。

再者,心境的能所系,包含於因果系,從心境的因待關係,可推得心境俱泯的空性。是以,瑜伽行派的唯識觀,或『大智度論』的「觀空」,雖都是境空心不空,卻不妨作為學人明空的方便;而對於那些具有「緣起空相應」的正見者,那麼,一樣可以藉此方便,通達心境觀待,平等而畢竟空。

註釋
1:參印順導師,『印度佛教思想史』,正聞出版社,第9章,第4節,頁376
2:同上,頁382
3:同上,第8章,第2節,頁302
4同註1,頁381
5也稱寶積靜、寶藏寂。寶作寂是十至十一世紀間,印度後期唯識派論師,亦為後期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學者之一。
6同註1,頁380
7同註2
8同註1,頁379
9同註1,頁377

10參印順導師,『中觀今論』,正聞出版社,第5章,第3節,頁71

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

念佛法門的層次和功德

釋果燈
前言
念佛法門,是大乘佛教最普遍的法門,也是最好的接引方便,佛教禮儀中,幾乎是念佛法門的應用。(註1)念佛法門的偉大彈性和包容性,幾乎無出其右!
念佛法門,最早源自原始佛教的「六念」(註2,早期的念佛,是為了驅除行者心中的怯懦或恐懼。到了初期大乘佛教,因距佛世久遠,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恒懷念,念佛法門因而流行起來。另一方面,佛教邊區的通俗造像的興起,也有助念佛法門的盛行,特別是「觀想念佛」法門的啟發。
由上可見,念佛法門的出現,是比較偏於「對治悉檀」或「為人生善悉檀」的。然則,在念佛法門的特質——偉大的彈性和包容性之下,念佛法門本身進行著一場寧靜而漂亮的進化(或淨化),在世間的善法中,漸次開展出世間的功德,利益著所有的念佛人,也為佛教立下不朽的功業。
這個不朽的功業,就從念佛法門的層次和功德拉開帷幕,依序為讀者說明。
念佛法門的層次
(一)凡夫的心境
1. 稱名念佛(依名起念)
稱名念佛,又稱為口稱念佛、持名念佛,也就是直接念佛的聖號,譬如直接口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或「阿彌陀佛」。這也是佛教最普遍的修行方法,它幾乎遍及佛教的一切禮儀中。
稱名念佛,可說是最簡便的方法,只要願意念,就可以藉由佛的聖號,轉移當下的妄念或恐懼,在淨念相續中,清除內心雜染,漸得安定,成為安身立命的皈依,所以也最流行而通俗。
通俗的法門,信受的人也最多,它不要求信仰者具備高深的學養,或任何身分限定,或時間場所的限制,只要有信心和意願,隨時隨地都可念,在篤信的實踐中,開發心靈的潛能。這頗能呈現佛法彈性無礙的特質,所以,念佛法門,普為佛教各宗所融攝,進而呈現非常多彩多姿的面貌。
不過,漢傳的淨土宗還是以方便易行的稱名念佛為主,因其彈性特大,使得淨土宗和禪宗於宋代之後,於教界並駕齊驅,各領風騷千年,至今方興未艾。
稱名念佛雖說非常方便容易,但念佛效益之彰顯,仍需一些配套要求,例如,不止是嘴裡念得清楚,不含糊,還要心裡遠離雜念,耳裡也聽得明明白白,才能明顯見效。如果有口無心地念,心中雜念一來就迷失,那作用當然是很有限的。
進一步,念佛人本身的信願和知見涵養,對於念佛的功德,也有深遠的影響。如果信願強,又能以正見為指導,那念佛的效益,定能立竿見影;反之,若知見偏差,僅憑一念信力,那不僅功效有限,還得小心落入「有信無智長愚癡」的窘境。
2. 觀想念佛(依相起念)
觀想念佛,就是觀佛的德相莊嚴,慈悲功德等,例如常見的讚佛偈:「阿彌陀佛身金色,相好光明無等倫。白毫宛轉五須彌,紺目澄清四大海。光中化佛無數億,化菩薩眾亦無邊。四十八願度眾生,九品咸令登彼岸」。這是典型的觀想念佛,代表性的早期經典有『般舟三昧經』。『般舟三昧經』所介紹的念佛層次,有四種:稱名念佛觀想念佛、唯心念佛、實相念佛。
觀想念佛時,要預先把佛的聖相功德,熟記於心,再於心中時時憶念,久之功力純熟,就能入定,於定中見到佛立在前,栩栩如生,並可與之問答。這就是(觀想)念佛三昧,從一般易行的念佛的功德,擴展到禪定的利益,這就要專精的修行者,才可能辦到了。禪定屬於不動業,三昧成就者,可說拿到從欲界到色界以上的居留證!比西方先進國家的居留證還要珍貴億萬倍!更別說因念佛三昧發願往生西生的殊勝難得了!
3. 唯心念佛(依分別起念)
修行者見了佛之後,應該是很高興的,不是嗎?一般念佛人,不就是希望蒙佛垂憐示現,消除業障,堅定往生西方的信願。不過,這是比較偏於易行道稱名念佛者的看法。依『般舟三昧經』所說:
作是念:「佛從何所來?我為到何所?」自念佛無所從來,我亦無所至。自念欲處、色處、無色處,是三處意所作耳,我所念即見。心作佛,心自見,心是佛心,佛心是我身。心見佛,心不自知心,心不自見心,心有想為癡心,無想是涅槃。
也就是說,儘管修成念佛三昧,已經很不簡單,也見到了佛,但,修行人最珍貴的,是客觀的反省精神。別忘了!這三昧中所見的佛相,從一開始,就是行者內心的想像分別,雖然想像得很成功、很逼真,但畢竟還是自心所虛構的。不然的話,實驗一下,行者不觀想佛時,佛就不見了!所以,那三昧中所見的佛,就是自心所作的,就是自己的心,就是「唯心念佛」,就是「唯心所現」!
(二)聖人的心境
4. 實相念佛
「唯心念佛」的客觀反省,讓行者把辛苦所見到的佛,一下子給解構了,所緣境空了,但還「唯心」,心還沒空掉。至此,對於「唯心」,是否可以保留?是否應該珍藏?這深深地考驗著行者的抉擇能力:因為再空下去,就什麼都沒有了!那不合理啊,心怎麼也不可能空掉,不然辛苦修行為了什麼?境已經空了,心就不會再被境所擾,也就自在了!「唯心」何過之有?可是,沒有境,就沒有心,心境是相對的,無境之心,合理嗎?
真相的再三斟酌,客觀再客觀,反省再反省,行者確定「心」是「境」的相對存在,「境」不可得,「心」也就沒有意義,剎那間霍然開朗,「唯心」轟然粉碎,毫無一丁點保留,毫無一絲罣礙,心境俱寂。這就是念佛的最高境界——「實相念佛」,成就定慧相應的出世解脫功德。
此外,對於『般舟三昧經』的「唯心念佛」和後期大乘唯識學的「唯識觀」,在此稍作澄清。原則上,這兩種觀法,都是從認識論(能所系)的角度,由能知的心來成立所知的境,所知的境不成立時,能知的心也就不可得。但是,大乘唯識學另在緣起論(因果系)的角度上,主張「唯識」不能沒有,如果「唯識」也空掉了,那就是惡取空。
『般舟三昧經』的無想是涅槃」的「無想」,即是「無相」,其基本含義,是無有色聲香味觸法等相,無男女相,無善惡相,無能知所知相等。扼要地說,「無相」即是「以解見空者, 一切無想願」(註3)。『般舟三昧經』的「無相」跟「空」、「無願」是串在一起的,也是傳統聲聞佛教所說的三三昧或三解脫門。加上初期大乘時期,是空的思想的發達時期,所以,『般舟三昧經』的唯心觀,比後期大乘的唯識觀,更大方的接受空的思想,較無隔閡。
初期大乘的龍樹菩薩發揚般若經的空思想,從緣起論出發,貫通認識論,都是「空有無礙」,「空」與「有」是一體的兩面,空即是有,有即是空。『般舟三昧經』屬初期大乘南印度的觀法,對於後期大乘北印度唯識學派的唯識思想雖有不小的啟發,但似乎不適合直接把唯識學派的唯識觀等同『般舟三昧經』的「唯心念佛」,理由就在於大乘唯識學對於「唯識」(或「唯心」),有認識論和緣起論的兩套說法。
念佛法門的功德
念佛法門的功德,在相關的淨土文獻裡,已介紹了很多,印順導師大著『印度佛教思想史』整理為三大功德:一、往生佛國,二、不退菩提,三、得陀羅尼(生生世世不忘失佛法)。不過,念佛的功德說得再多,總不離戒定慧三學(或六度)(註4),因為三學是一切功德的基礎,一切世出世間善法,都是從三學開發而漸臻完善,沒有任何功德是違背或欠缺戒定慧三學的質素的。
戒定慧三學,一方面是修行的德目,另一方面,也被視為修行的果德,可見其重要性。佛教的法門雖然眾多,有大小乘之分,有各宗之別,也各有千秋,但總不外乎三學的應用或發揚。從這一點來說,是各類法門修持者的很好提醒,一切法門的修學,不外乎實踐三學,增長三學的功德。所以,對於以上四種念佛的層次,本文將重點討論所成就的三學功德。
(一)戒定功德
前述念佛法門的前三種層次:稱名念佛、觀想念佛、唯心念佛,其所成就的,重在戒定功德。以下分別論述之。
1. 稱名念佛:
淨土宗的稱名念佛,最代表性的經典莫過於『佛說阿彌陀經』了。如『阿彌陀經』說: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若一日、若二日,若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一心不亂,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,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。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
從引文所說,『阿彌陀經』的稱名念佛到「一心不亂」,是定心相應的。所以,稱名念佛雖說方便易行,但念佛功夫純熟,是可以成就禪定功德的。
再者,『阿彌陀經』又說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。『觀無量壽經』也說到要孝敬父母,布施、持戒、讀誦大乘等。大本『阿彌陀經』同樣說到布施、持戒等。可見,持戒護生的德行也是必備的資糧。
綜合來說,稱名念佛的功德,主要是持戒,行善去惡,在道德上無有缺憾,積功累德,廣結善緣,再藉由稱名念佛淨化心靈,超越情執,專志求生淨土。
2. 觀想念佛
觀想念佛,是觀佛的德相莊嚴,這很明顯是禪定的假想觀訓練,雖說是假想觀,但卻可讓心靈的專注能力得到最大的開發。禪定的功德,簡要地說,就是除五蓋: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。這五蓋,是凡夫心靈的動亂因素來源,任何一種就足以令人心神極度焦慮或消極,更何況有五種,輪流前後夾攻,凡夫的心,是何其苦也!
修禪定以克服五蓋,不僅是心靈負面因素的消融,另一方面,也是心力達於統一、光明、清淨、輕安、勘能性等積極成就,行者只要發願生西方,定能生西方,不再有任何牽絆不捨,或反覆不定等障礙。另外,定力的成就,同時代表了戒行的清淨;如果戒行不淨,是不可能成就定力的。
3. 唯心念佛
唯心念佛的功德,大致同於觀想念佛,主要是禪定上的成就。這兩者的差別是:觀想念佛是色界定,唯心念佛是無色界定。無色界定的層次雖比色界定的層次高,但佛教重視慧學過於定學,慧學的特質在抉擇,定學則著重專一,各司其職,也要求平衡,故在依定發慧上,太過深細的無色界定反而不如色界定那麼得力。
此外,唯心念佛容易引出「唯心淨土」,類似無色界的有情,忽視外在世界的淨化,反而與「他方淨土」(如西方淨土)有所衝突,而與積極入世度生的大乘情懷,更加疏遠了。
唯心念佛的價值,好像不如觀想念佛,但是,如果行者能從唯心念佛的層次,如上文所述,進一步超越「唯心」,那就成了進入「涅槃城」的敲門磚,變成無價了。
(二)戒定慧功德
4. 實相念佛
實相念佛是在戒定的功德基礎上,向上超越,勘破無明煩惱,成就出世間慧,這也是佛法不共世間,最珍貴的成就。實相」即是「無相」,「無相」的基本含義,是無有色聲香味觸法等相,無男女相、無人我相,無善惡相,無能知所知相等,也就是不執任何相,這是從理性上去徹底瓦解戲論偏執,比起戒定二學的功德,更為根本而究竟。
戒定二學對於煩惱,是有限的教化或收伏,煩惱只是暫時不起而已;而慧學之於煩惱,則是屬性的徹底改變,化腐朽為神奇,轉有漏識為般若智。佛法的解脫,是以戒定為前行,這也是共世間的心行,而修行的重點則放在無明煩惱的重重剝落,一再地意識到知見的偏頗,一再地修正情執,直到最後,一舉把自我也休掉了。
、結論
(一)依念佛法門的層次依序進修
上述念佛法門的四種層次,雖有功德上的淺深不同,但是作為修學的次第而言,卻是缺一不可的,沒有戒學的清淨,成就不了定學的功德;同樣地,沒有戒定的世間清淨,也成就不了出世間慧的功德。出世間慧的功德,不是直接緣取,而是從世間的戒定修行中漸次完成。
佛教史上,不少標榜至圓至簡至頓的法門,專為利根或追求速成者。問題是沒有天生的利根,利根也是久刼修行而來,如果不是真利根者,只是自我感覺很利根,又追求速成、簡單,很容易忽視佛法為芸芸眾生所開示的三學循序漸進的坦途,反而養成的壞習慣,最後落得白忙一場。
再說,「自我感覺很利根」,就是一種我慢,修行的動機一開始就錯,用癡心妄心來修行,怎能修成正果呢?三學的次第,是千古傳頌的典範,聰明的行者,怎能忽略以戒行時時自我反省的首要功課呢!
(二)依念佛法門的功德相攝而成
三學,一方面是修行的前後次第;另一方面,也是相攝相成,同時互相增上的。慧學雖然是最後的道次第,但也是最初的指導者。例如八正道,第一個是「正見」,就是用「正見」來指導其後的道品,使知見層層內化,最後消融我執無明。大乘的六度,其第六度般若波羅蜜多也是貫徹始終的,所以說,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多,其他五度都不成其為波羅蜜多,正是強調用般若慧指導一切修行德目。
大乘佛教特有的「實相念佛」,其所著重的,是「空」掉一切執念。「空」,不是斷滅或虛無主義的空,而是無礙」、「不可得」、「無自性」、「中道」等義。秉持這樣的「空」正見,來持戒修定,一定能通過修行路上的種種魔考,一步一腳印,每天作一個快快樂樂的修行人,透過戒行和禪定,來排除我執,解消種種的偏見,在不同而又相成的三增上學中,圓成菩提道。
(三)公案之我見
佛教界流傳有禪淨的四句料簡:「有禪無淨土,十人九錯路」,「無禪有淨土,萬修萬人去」,「有禪有淨土,猶如帶角虎」,「無禪無淨土,銅床并鐵柱」。此料簡,明顯標榜淨土法門,如能搭配禪宗,那就更殊勝了。印順導師在華雨集第四冊鐵面無私地評說:這只有「為人生善」(註5)的宣導價值。
本文認為四句料簡所說的淨土,雖站在淨土宗的立場,但已能擴大視野,認同其他宗派,已是難能可貴,如能進一步,注意到歷來念佛法門的層次性和完整性,佛法修行的大綱及真正的功德所在——戒定慧,那淨土法門就不止是「為人生善」而已,還是次第完整的「第一義」悉檀呢!
註解:
1:普賢菩薩十大願王(一者禮敬諸佛。二者稱讚如來。三者廣修供養。四者懺悔業障。五者隨喜功德。六者請轉法輪。七者請佛住世。八者常隨佛學。九者恒順眾生。十者普皆迴向),可說就是念佛法門的發揮或應用。
2:六念: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施、念戒、念天。
3見『般舟三昧經』,大正13,頁899c
4聲聞佛教裡有所謂的三十七菩提道品,這不外是戒定慧三學的開展,三學是一切修學德目的總綱。到了大乘佛教,其修行德目以六度為代表,其實六度也是三學的開發,例如布施度,可歸納到戒學裡的作持。戒學分有止持和作持,止持是消極的去惡,作持是積極的行善。再者,戒律的精神是護生,所以布施度可說是護生理念的落實。而為了護生,自然要求忍辱度,也是順理而成。

5印順導師著,『華雨集第四冊』說:永明延壽的著作內,不見此四句料簡,是否延壽所作,值得再考慮。參頁184 -1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