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

印順導師『空之探究』導讀

釋果燈/文
(一)前言
『空之探究』之寫作動機,是印順導師延續『中觀之論』所說「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,……抉發阿含經的緣起深義,將(大乘)佛法的正見,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磐石。」的主張,在37年後,對『般若經』的空義有較明確的理解,從空的思想史,自「阿含」、「部派」、「般若」、「龍樹」等時期,作一番更澈底而全面的分析探討、比較抉擇。
導師對「空」義的研究,於民國33年即著有『性空學探源』,這本書可說是『空之探究』的姊妹作,時隔40年,才於民國73年再撰『空之探究』。這兩本「空」的專書,前後輝映,各有所長,很能看出大師級的功力,抽絲剝繭,層層深入,細細品味,兼俱宏觀視野,明察各家學說的離合錯綜。筆者有幸讀此大作,常邊讀邊感佩不已!
『空之探究』之大綱,是依佛法之演進,次第說明。茲條列如下,並逐章擇要介紹:
第一章 『阿含』──空與解脫道
第二章 部派──空義之開展
第三章 『般若經』──甚深之一切法空
第四章 龍樹──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一
(二)『阿含』──空與解脫道
阿含經是佛法的根源,特別是雜阿含經和巴利藏相應部,集出的時間最早,是研究釋尊之「空」義最重要的文獻。初期聖典的最早「空」義,是以佛弟子的修行處——空屋,象徵禪心的空寂,或禪慧的住處——空住或空三昧。禪定是要離愛欲的,所以,「空」也是「空諸欲」的。空住和空諸欲的意義是相通的,也是阿含經之「空」的行踐義。
在「空」義的抉擇上,無我我所為空,是空三昧的一般意義,相關的修行方便,如四種心解脫(或作四種心三昧):無量心解脫、無所有心解脫、空心解脫、無相心解脫。這四種心解脫雖名字不同,約義不同,但都是以離貪瞋癡之不動心解脫為目標,所以也可說文異義同,是法門多樣變化之現象。
空,除了依有為生死世間,離煩惱清淨解脫有關,另一面也就顯示出世的涅槃無為。這與緣起的理則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」,「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」相應,緣起既是有為世間,也是出世無為的;所以,修空離世間煩惱,得以證出世涅槃空。這也是雜阿含經所透露的甚深義:空依緣起,貫徹了生死與涅槃,統一了有為與無為。初期大乘的「一切法空」說,可說是阿含佛法的深義抉發。
(三)部派──空義之開展
隨著時代的演進,部派佛教為了正確理解佛法,適應外界的問難,加上整理經典的影響,早期阿含經以解脫道為特色的空義,這時漸轉入法義的事類分別,再由這空義的發揚,演進到大乘的「一切法空」。
部派佛教所開展的空義,代表性的如:一、有部的勝義空與大空。緣起法是假有,無我是勝義空,龍樹的二諦和空假中義,隱約啟發自此說。大空,是「命即是身」、「命異身異」的二種無我,也可說是二種空。
二、有部的「眼(等)生時無有來處,滅時無有去處」,說明諸行剎那生滅,虛幻不實,與大乘如幻如化的三世觀,有其共同的一面,也是引發「一切法空」說的有力因素。
三、『大智度論』說到聲聞有「空門」學派,其主要理由是:1. 無我所;2. 五陰法散滅;3. 不落兩邊——四句的見解;4. 佛法是非諍論處;5. 智者不取著一切法。這是著眼於佛法的理想——涅槃空(或佛證境)來觀一切法,是適應眾生,方便引導趣入修證的立場。這種知見,雖不了義,但可見部派對空義的重視和發揚,其對大乘空義的推闡,最足代表聲聞法空說。
四、 依現存有部所誦的『雜阿含經』和巴利藏『小部』,可見上座系一致主張:依我我所空,進而說常、恒、不變易法空。無常、變易法、無我我所(空),雖文字意義有所差別,但法義卻是一貫的,相依相成的,那就都可名為空了。
五、空、無所有、無相,後來演化為三三昧;空、無願、無相,又名三解脫門。這時,空在三三昧和三解脫門中顯得更重要了,是進修無所有(或無願)、無相的前提。
六、上座系學者因整理阿含經,對空的類集有:六空、十空、二十六空。由此可見,空的重要性漸漸顯著起來。這空的類集,被般若經所繼承,並繼續在類集,如七空、十四空、十六空、十八空、二十空等,都是依種種法,種種問題,而歸於超越名相分別的空。
七、諸行空和涅槃空,這二空性在部派的上座系,漸分道揚鑣,諸行空繫屬行蘊,是滅有漏法;涅槃空無所繫屬,是得到無為的擇滅。如此,有為空和無為空對立了起來,涅槃義漸傾向真實性,有部主張「實有涅槃」,這對般若經以表顯方式呈現「自性空」或「勝義自性空」(這是以空來表示自性,自性空並非沒有自性),有類以之處。而早期阿含的涅槃空,是以否定或遮顯的方式呈現,這樣才方便跟有為空的否定方式,相順相成。
八、上座部系著重我我所空,故以空無我為遍通四諦的勝義,這是從諸行空而擴展到一切空無我,換言之,從有為空延伸到無為空。
九、大眾部系僧眾是不拒斥大乘的,他們對大乘的啟發,也就可想而知。大眾部系是從涅槃空來說明世間但有假名,這對一切我法皆空的思想的推闡,是很直接而有力。不過,分別說部認為一切凡聖皆「以空為其本」,此空顯然有形上本體意味。這一問題,也是初期大乘經典一樣要面臨的。
初期大乘時代,空,已成為大乘思想的核心,菩薩的因行果證皆不離空。此時空義的闡揚,以般若經和龍樹論為代表,皆以一切法空為究竟,只是空義的說明方法上有所不同。
般若經的部類非常龐大,流行著種種傳說,這說明了般若經眾多部類是在發展中先後次第集成的。般若經的空義,是依涅槃而說的,它有三類異名: 1. 無生、無滅、無染、寂滅、離、涅槃:『阿含經』以來,就是表示涅槃(果)的。2. 空、無相、無願三解脫(行)門。「出世空性」與「無相界」,『阿含經』已用來表示涅槃。依三解脫行門而得解脫,也就依此表示涅槃。3. 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實際:實際是大乘特有的;真如等在『阿含經』中,是表示緣起與四諦理。這三類——果、行、理境,都表示甚深涅槃,而歸於法空性為主題。
般若經的空義,是沒有時、空、數量,超越能所,無二無別,不可說,不可得。般若經以此觀一切法,也就一切法本空、一切不可得、一切法本自寂滅、一切法皆如;這是以空性現觀為理解和修證的準量。此一立場,與傳統佛法從現實因緣出發,指導修證,方法上是截然不同的,甚至不幸引起大乘與聲聞佛法的對立!這一直到龍樹時強調:「不依世俗諦,不得第一義諦」,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,才稍撫平這一嚴重裂痕。
般若經的空,重在顯示真實的本性空,但在法義的應用上,空也是觀慧,依一切法虛妄不實而顯示。是以,般若經的空,有了雙關義,一則顯示如實相,一則表示虛妄性。這也意味般若法門不僅是體悟甚深法性,而要觀破世間的虛妄,脫落名相而契空性。
般若經的自性,與空之雙關義相同,也有兩種:一是勝義自性;一是世俗自性。勝義自性,以空、離來表示自性,故名為「勝義自性空」或「自性空」。世俗自性,是虛妄無實──空的,故說無自性空。
中本般若類集十八空時,增列世俗自性空,以破一切法。『摩訶般若經』也說:「諸法亦如是無自性,舍利弗!諸法和合生故無自性」。諸法和合生,這是無自性的自性空,但在『般若經』中,這只是十八空的一空,還不是主流說,把握這一無自性空而徹底發揮的,是龍樹的緣起無自性故空,這也讓龍樹成為佛陀之後的第一人,在歷史上大放光芒,掃盡大小乘一切邊見邪說。
論到空與一切法的關係,也是從雙關的兩方面去應用,一面是凡夫所認識的虛妄世間,一面是聖人所證的實相,這符合早期的凡聖二諦說。到「中本般若」的「後分」,有名相安立相對的一切法,及不落名相的勝義,這相當於安立非安立二諦。由此,就推論出:一切法皆空。
說到令人信受一切法皆空的理由,「中本般若」主要依五蘊說明一切不可得。以色蘊為例,聲聞佛教認為色是變礙相,般若經則認為沒有變礙的決定相,所以說色相空,空即是色。
總之,『般若經』的空性,是即一切又超越一切的。空即一切,故以幻化譬喻非都無;超越一切,所以,重在掃盡一切戲論。般若經的宗趣,就在法空如幻的聖道實踐中。
(五)龍樹──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一
龍樹的空義特色,是把『般若經』的假名、空性,與『阿含經』緣起、中道的統一;是「中論」(理論的),也是中觀(實踐的)。龍樹對空義的獨到闡揚,使大乘的空義在阿含經的緣起說裡奠定厚實的學理基礎,集大小乘各宗之大成,成為印度大乘的一大流,並儼然取代部派成為佛教的正統!
龍樹抉擇甚深義的代表作『中論』,導師認為其實是阿含經的通論,大乘也非別有法源,阿含的深義,即是緣起無自性空之中道。大乘之空義,是因緣和合無自性;無自性空,故必由因緣生,這才能不偏世俗,不偏勝義,貫通緣起和涅槃之中道。
自性和緣生的,是共存關係或矛盾關係?龍樹於『中論』裡發揮精湛的辯證,全方位論述:有自性(自有),那就不從因緣生了;從因緣生的,就是作法,所作法是不能說是自性有的。所以,緣起與自性是矛盾關係,絕不可能並存。那些因緣和合中有自性的講法,其實是「依實立假」的思考方法,龍樹則針此說:「以有空義故,一切法得成」。此說不僅有時代的對治意義,也充分展現空的積極義,空的緣起說,或八不緣起說,正是龍樹思想的另一特色和重要貢獻。
即空即假之緣起,如幻如化,卻不礙世間的種種差別;涅槃也是如幻如化,毫無自性,一切不可得。幻化譬喻,極善巧地說明世間和涅槃的一貫性,又不礙兩者的相對差別。這也是龍樹詮釋般若法門的究竟說。
(六)結論

綜合上述,就解行、二諦、中心思想、說法方式等,比較各時期空義之相對傾向,整理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