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

印順導師《性空學探源》導讀 / 釋果燈


一、前言

「空」是佛法的最大特徵,佛教大小乘各宗各派,無不明空,以為說明世間、證道解脫之核心。只是大小乘各宗對於空義的解說,各有所長,各有所偏。此一問題,印順導師之《中觀今論》已有詳細論述比較,從中可以看到空義的深淺圓偏,並一一給予合理的定位和評價。

印順導師的《性空學探源》,往上探阿含經之空義,抉擇廣義的阿毘曇空理論,指出性空學的源流,證明後來的大乘中觀宗和唯識宗,不過為此源流的深化或融貫。唯有如此,才足以悟解性空的真義,確認其為佛教的心髓。

印順導師之《性空學探源》共分三章:第一章引論,第二章阿含之空,三章阿毘曇之空。茲因刊登之篇幅有限,僅就前二章,依其章節順序述要如下:

二、引論

第一章引論,概述空為佛法之宗極特質,空與有的依待關係,以及空義之研究應該放下宗派包袱,抉擇各家之空說,以便更接近空的真義。

性空學,並不是不談有,反而是因為有,空才得以成立。不過,部分學者認為談空易陷入消極的「沈空滯寂」。這其實是誤解空有中道所造成的弊病,導師特別於《性空學探源》指出,今後佛教空義的闡提,應多加注意「從空到有」的積極性、無限可能性,也即是提倡與時俱進的「空相應世俗智」,使「世俗有」的學說,更精確微細,不但能掃除學空學到沈滯消極的流弊,又能接軌大乘菩薩道「無量法門誓願學」的進步思想。

佛法智慧的獲得過程,來自聞思修證的次第性學習。對於佛教史上的空有二宗之分辨和諍議,不少學人聞所未聞,或者一知半解,似是而非,人云亦云,這都是把慧學簡單化,以致無法藉由空有二宗之對話或比較,陶鍊客觀正確的知見,更遑論往後的智慧修證。

三、阿含之空

第二章阿含之空,又分以下三節說明之:

(一)總說

四阿含為大小乘空義之本源,尤以《雜阿含》最早出、最重要。但在佛法的發展流衍中,不少學者數典忘袓,把阿含都忘記了。源淨而後流淳,研究各種佛教空義的人,在彼此同異的比較中,對這根本教源的阿含經,有必要時時回過頭來注意這根本教典。

阿含經裡所談的「真.實.諦.如」,是形容緣起的理則必然確實,是理智與對象的一致,沒有一點錯誤。並不是在說某法有真實自性。然則,一分學者,依文執義,依之大談其真常的勝義實有,於是形成各式各樣的矛盾問題和學說!

二諦是佛法的綱要,也是開顯世俗有和勝義空的依據。世俗有,即是因緣無自性的假有,假有故究竟為空。但是,凡夫不了解假有,以之為真實有,因而為境所轉,為之所苦,苦苦不已,也生死流轉不息。

為徹底解決這生死流轉之苦,其方法不外乎思擇與現觀。所謂思擇,即是純理智的觀察。經由思擇得到正確的緣起、中道、空等概念之後,再於誠信與意志的統一中,去審諦觀察,以達到現觀。所以,佛法的方法,可說綜合了信仰與理智,一般知識與特殊體驗。

《阿含經》現觀一切法如幻皆空的方法,以有情生命為中心對象,其方法可以有三種:一、流動的推理觀察;二、靜止的分析法;三、直觀的洞見。這三種方法,相當於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的三法印。所以,三法印既是真理的說明,也是修觀的方法。

(二)空之抉擇

本節又分以下四項說明之:

一、「無常為論端之蘊空」:佛對五蘊法門,多以生滅無常的觀點去觀察五蘊性空。這可視為「無常、空(或滅)」二法印的一種。或者強調五蘊無常故苦,苦故無我,以導向厭離、涅槃。

二、「無我為根本之處空」:釋尊說處法門,是特別注重從有情自體直接辨析其空無我。例如說到我的自體,就在內六處外六境關涉的綜合上建立。這六處不實,如幻假我,即空寂無我的道理。

三、「涅槃為歸宿之緣起空」:緣起法特以說明涅槃為目的。緣起說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」,必然歸結到「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」的寂滅涅槃。《雜阿含》形容緣起法,又叫空相應緣起法。可見緣起法門與空義最相順,可直接明白顯示空義,離一切偏邪僻見,得大解脫而實證涅槃。

四、「我法空有」:《雜阿含經》說:「有果報而無作者。」又說「唯有空陰聚,無是眾生者。」很明顯的,「我無法有」,可說是釋尊說法的基本方式,釋尊確不曾開口就談一切法空。然則,一切執著,無不建立在我執的根本上,所以「無我」就可「無我所」,就可無一切執;不談法空,而一切法的實有性也必然不能存餘。所以,這「法有」的意義,重在無我,並非後代佛弟子誤解以為是「我無」、「法實有」。
  
(三)空之行踐

與空相關的行持有定與慧兩種。本節又分以下三項說明之:

一、「空與禪」:體證空性的慧,雖如《雜阿含經》所說,可不依四禪、八定而悟入,但空慧的發生,多少要依於禪定。同時,禪必定離欲,也與空同樣的有所離,有所否定;所以禪與空有關。定與慧的差異,可以說禪定重在離欲,慧重在破無明。

相對而言,《雜阿含經》多定慧綜合的風格;至於《中阿含經》傾向分別定慧,忽略真慧的禪定次第化,說定則專在四禪八定上去詳細分析。這兩者的精神不同,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。

二、「空.無相.無所有」:《雜阿含》講的修行方法,多為觀無常苦,不限於空、無相、無所有。但以空義明常恆我我所之無所有,最後的體驗諸法真實,與空義有密切關係。這「空.無相.無所有」三三昧,最初下手的方法,或者彼此不同,最後所得的境界,實可歸於一致。而且是隨義立名,有時彼此的名稱也可以互相通用;所以經中有時說同,有時說異。

「空.無相.無所有」三三昧,以空字含義最廣,用之於實行的地方很多,故多以之為前提,且為歸結所在。其意義主要有二:一、體驗無我我所;二、行為上離欲清淨。

三、「空義之次第禪定化」:本項以《中阿含》的思想為對象而觀察空義,發現佛教所說觀空的禪定,在演變中,漸次與三界的次第符合。這很可能是後代佛弟子們依修定的過程,加上若修定不得解脫,死後必定生到相關定境的天報的理論下,組識安立而成的。

對照《雜阿含》和《中阿含》,那麼,《雜阿含》空、無相、無所有的次第,在《中阿含》裡,轉而為不動、無所有、無想。這明顯有著以空、無相、無所有三三昧的熏修,其未能引發無漏即生解脫者,理應生於此空、無相、無所有處;無色界的組識,因此成立。

四、結論

透過導師細膩而綿密的比較和分析,釋尊所開示的蘊、處、緣起、三法印等各重要法門,無不與空義相應相順,更肯定空為阿含經的核心要義。然則,隨著時間的演變,以及後代佛弟子的禪修經驗,空的實踐含義,從《雜阿含》定慧綜合的風格,到了《中阿含》空義轉為禪定之次第,甚至回頭影響、滲透到《雜阿含》。

佛法的空義,在印度佛教一千六百多年的複雜時地人等因素演化之下,漸漸呈現多元化。多元的發展中,空義是變得寬廣或狹窄了?變得偏廢或圓融?變深或變淺?無論如何,空之抉擇,仍須時時回頭觀照佛法的源頭,審慎評判,那就是本文的期望。